沒有什麼人能一路單純到底,但只是要記住,別忘了最初的自己,那就夠了。
大家經常掛在嘴邊說:人不一定要賺很多的錢。但到頭來卻天天在為錢財而憂心,甚至為了生活糊口而被迫放棄理想,成了金錢奴隸之餘,還要活在對財富既愛且恨的矛盾中。也有一些人經常說:追求生活質素是基本權利,因而亂灑金錢,但到自己沒錢時,卻又處處埋怨別人,責怪政府與制度不好,令自己生活受困、受壓。
經歷了這十多年來“不務正業”與生活重整的歷鍊,我開始深深體會到“富爸爸有錢有理”一書作者的一句話:『人想獲得自由,必須先讓自己在財務上有所自由。』其實,擁抱財富無罪,如何運用才是問題,畢竟大家今天仍是生活在一個受金錢主導的社會中。金錢非萬能,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這確是事實。所以大家應該先積極、刻苦和努力地去賺一大筆錢,然後暢快地過活和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夠這樣想,相信大家的生活也就會過得更豐盛愉快。
個人相信,只有堅守這樣的一種對金錢的生活態度,才是真正對自己和對社會負責任的行為。因為當你擁有財富時,你不但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減少對社會的依賴。同時,你也可以擁有更多的資源,去幫助其他有需要幫助的人。
遊畢麗江,之後便轉往虎跳峽徒步去。出發前我們還是心大心細,有點猶豫,因在麗江這一個多星期,每天都在下大雨,連旅遊服務中心這幾天,也因為山路滑坡難走而沒出團往虎跳峽,但我們還是有點死心不息,仍希望一探她的盧山真貌。幾經掙扎,最終還是決定到客運站去買車票,第二天一早便冒著毛毛細雨起程。我們乘坐的中巴由於乘客不多,司機也就讓我們把大背包隨便放在空出來的座椅上,省卻了要把它們搬到車底行李廂去安放的麻煩,這樣背包也就比較乾淨一點。還記得5 年前乘臥舖車到阿里旅行時,大背包就是放在車底下的行李廂裡,結果經過三天的行程後,大背包簡直成了“出土文物”,上面完全佈滿了泥塵,花了我們一整天的時間,才能把它恢復原貌。
回看客車上的乘客,除了幾位當地人外,其他全是打算到虎跳峽徒步的“老外”,這樣我們也就安心多了,因為縱使天氣轉壞,也有同行相伴,有困難也就容易解決一點。沿途除了因交通事故阻塞了一個多小時外,行程整體尚算順暢。我們於11:00am到達虎跳峽的進山口─橋頭鎮。先把大背包寄存好,同時也借機會避開那些不斷纏繞著我們的惱人嚮導。之後便開始自行徒步進山。從橋頭鎮至中虎跳的一段,在公路上方半山有一條村民往來的山路,亦即徒步虎跳峽走的「上路」。由於天氣不佳,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只是提醒我們一路要小心,安全由自己負責,沒有收取我們進山費便讓我們通過了(每人省回¥80,真好!)。我們先沿著公路走一段小路,期間有一位老人總是一直跟著我們,亦不時遊說我們請他當嚮導和騎他的馬,但都給我們回絕了。雖然如此,他仍是一直跟在後面,在整個的過程中,老人家永遠保持著一份的尊嚴,並沒有像其他的響導那樣,緊緊的纏繞著我們,反而還不時給我們指引提示。
其後大家交談多了,知道他叫「和大叔」,今年已六十多歲,年青時在中緬邊境當兵,也在當地聚了老婆,現在一個人退役回來,年紀老了,所以把“祖田”都租給了別人耕,自己就每天拉著馬下山去當嚮導,生活也過得寫意自在。和大叔不喜歡「老外」,形容他們「不聽教」、「沒良心」,還是認為做中國人的生意比較好,他也特別支持共產黨對農民的改革政策,在這一個月的旅行中,這還是我們首次聽到的不同觀點,以往一般都認為政府腐敗,不可信任,這正好見證了共產黨當年在農村的工作,的確也獲取了不少的民心。期間他贈送了一小包自己採摘的山草藥給我們,說可以治療喉嚨痛,還再三叮囑我們要小心保管,不要遺失。其實山區的人生活樸實、純真。反而是自來城市的我們,往往利慾薰心,滿肚子攻心計,對人處處設防,圍牆高架,說確實一點,應該是他們要防範我們才對。
由公路轉入小路,路面開始崎嶇難行,由於這幾天都在下大雨,山路非常濕滑,而且泥濘處處,走起來真的有點寸步難行。上到半山,更要踏著泥漿而過,整對登山鞋完全陷進灰白色的泥漿裡,「和大叔」見我們走得如此小心奕奕(肉痛),便叫我們不用擔心,稍後將鞋子用山水沖洗一下就可以了。我想這就是城市人與山地人的分別,對他們而言,踏著泥濘前行,可就是天天都會遇上的平常事,其實沒甚麼大不了,總之勇往向前就是了。反而是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城市人,習慣了整潔整齊,凡事總是“嫌這厭那”,反令事情變得複雜化了。其實,就如「和大叔」所言:鞋弄髒了,用水沖洗一下就可以了,無需弄得自己如此的煩惱與不安。生活上遇到的很多事情,其實也是如此,生活雖然不易為,但凡事也不用過於憂慮,也不要過於執著,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只要我們能抱持樂觀與勇往直前的態度,遇上的困難與麻煩縱使仍然存在,只要我們泰然處之,生活也就容易過一點了。
我們一直朝著第一個休息點前行,路上與泥濘搏鬥了兩個多小時,幾經辛苦終於走到位處半山的“納西雅閣”,也就是當天吃午飯的地方。我們在山上這一家“農家樂”的大庭園裡進餐,環境與氣氛相當不錯,當然所謂的氣氛,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大酒店裝潢格局,而是面向大山,陽光普照,藍天白雲的戶外環境,坐的是山上斬下來,用大樹幹做成的粗糙桌椅,吃的是粗茶淡飯與“走地雞”的那種簡樸自在氣氛,最重要是價錢也不貴,抄青菜¥8,600ml的可樂才¥5,肉就要¥20,所以還是少吃一點肉好了。
午飯後繼續行程,離開泥漿路,之後便要走過28道拐。和大叔在此與我們分手,臨別時他詳細給了我們指示,還再三叮囑我們路上要小心,若真的支持不來時,只要大聲從山上呼叫他,他便會立即拉馬上來接我們。和大叔這份敬業樂業精神,為今天正在朝向急速發展,處處只顧追逐名利的中國社會裡,無形中增添了一份純樸的氣色,也讓我們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離別了和大叔,對著面前那彎彎曲曲,拐得人暈眩的一望無際上山路,大家只好相望苦笑,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大口氣,便勇往直前的往上爬。從這裡開始,山路開始崎嶇險要,而且時左拐,時右拐,就像是走旋轉樓梯般,拐到自己也有點頭昏腦脹,每一級的距離亦有大有細,高低不一,比剛走過來的路難走數十倍,加上氣力已花得七七八八,精力也遂漸消耗貽盡,而在海拔3000多米高的地方行走,所需的體力與氣力也絕對不少,行不到十數級,便又要停下來喘氣,休息過後又繼續前行,行行停停,急也急不來,幸好終於也能成功地走上了山頭。
下午天氣開始轉晴,路也好走了一點,站在高山上俯瞰山下流過的金沙江與虎跳峽谷,景色非常壯觀。要看到如此美景,大家便必須多付一點代價,辛苦一下自己的雙腿了,尤其那28道拐,可真的要了我們的命。中國的大山大水真好看,那些經人工化改造過的旅遊名勝景區,根本及不上。下午我們只走了3 個多小時,約5:30pm便到達晚上的一個住宿點“茶馬客棧”,標間一晚¥120有點貴(¥120可以讓我們住上三天的了),比對以前,我們一定只會選擇¥20一晚的床位。但時移勢易,人老了,刻苦的能力也下降了,雖然心裡明白¥20與¥120真的有很大差距,但著實就是屈就不來,有心無力,最終我們還是住進了有私人衛浴的標間,其實環境也很簡陋,只是有多一點私人空間而已。坐在床上的那一刻我在想,有錢真好!這也就難怪金錢為何會如此的吸引,以致很多人不惜一切的去追逐它,為的也就是可以讓自己有多一點的選擇。
經歷了這幾年來的“不務正業”與生活重整的鍊歷,我開始深深的體會到“富爸爸有錢有理”一書作者說過的一句話:『人想獲得自由,必須先讓自己在財務上有所自由。』現在我會對自己和身邊的朋友說:「不要再討厭金錢,也不需要處處說自己不需要太多的財富,反而應該積極、刻苦和努力的去賺一大筆錢,然後暢快地過活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這才是真正對自己負責任的行為。大家不要再自我安慰的說:人不一定要賺很多的錢,但到頭來卻天天在為錢財而憂心,甚至為了生活糊口而被迫放棄理想,成了金錢奴隸之餘,還要活在對財富既愛且恨的矛盾中;大家更不應在自己未有本事前,卻說追求生活質素是基本權利,而亂花金錢,到自己沒錢時,卻又無奈地說自己無選擇,沒自由,還懂處處埋怨別人,責怪政府與制度的不好,令自己沒機會等。
經驗告訴我們,從某種意義來說,擁有財富,其實代表著個人在某程度上的生活自由。因此,擁抱財富其實無罪,如何運用才是問題。總之,我今天開始敢於向人說我愛財,亦開始學習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也努力為自己積聚更多的財富,因為我想自己日後的生活更自由,亦希望社會上其他有需要幫助的人,能因我擁有更多的財富而從中受益。
洗過了熱水澡,身體的疲累也消退了不少,坐在房外走廊的木椅上,邊喝熱茶,邊欣賞橫在面前,一字排開的雄偉高山,藍藍的天,加上在山間飄浮的雲霧,配上那份疲累的身軀,這份辛苦得來的黃昏美景與滿足的體驗,相信只有那些願意付出毅力與勇氣在高山徒步的人,才能感受得到,而登高遠足的樂趣與吸引力也正在於此。
第二天由上虎跳徒步到中虎跳,景觀更是精彩,整個上午我們都在4000多米高的山峰上,一直沿著山脊而行,坡度不大,沒有了昨天的“大上大落”,走起來也相當的輕鬆,途中還不時跨越懸崖峭壁,瀑布與河谷。在懸崖邊徒步別有一番滋味,而居高臨下俯瞰虎跳峽沿河景色,更是壯觀,對面一系列高山就好像倚靠在你的面前一樣,氣勢磅礡,而陽光照射下的金沙江閃閃生輝,襯托著虎跳峽的雄偉與壯觀,景色更是一絕。我們中午前順利到達了中虎跳的中峽旅舍,大部份徒步者都會在這裡閒聊用餐和投宿一宵,分享自己所見所想,也好讓疲憊的雙腿稍事休息後才繼續上路。
虎跳峽是中國雲南省麗江一處峽谷,位處玉龍與中甸之間的金沙江幹流上。相傳金沙江逢枯水期時,有猛虎下山,在此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腳後騰空便越過,故稱「虎跳峽」,江中的礁石則稱作「虎跳石」。虎跳峽一向以“險”而聞名天下,以下撮錄網路上一些旅人對它的描述:『這裏首先是山險,峽谷兩岸,高山聳峙,東有玉龍雪山,終年披雲戴雪,銀峰插天,主峰海拔高達5596米,山腰怪石峗峨,古藤盤結,山腳壁立,直插江底,虎嘯猿啼,豹狼出沒;西有哈巴雪山,崢嶸突冗,山腰間有臺地,山腳陡峻懸崖,西岸山峰,更是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它的江面與峰頂高差,僅1500米,而美國的地獄峽谷,世界著名,最大高差,也僅2400米。可以想見!虎跳峽不僅深,而且窄,許多地方,雙峰欲合,如門半開;身入谷中,看天一條縫,看江一條龍;頭頂絕壁,腳臨激流,令人心驚膽戰。其次是水險,由於山岩的斷層塌陷,造成無數石樑跌坎,加之兩岸山坡陡峻,岩石壁立,山石風化,巨石常崩塌谷底,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錯,險灘密佈,飛瀑薈萃。從上虎跳峽至下峽口,落差達210米,平均每公里14米,江流特急,不少段落,每秒達六至八米。因而江水態勢,瞬息萬變,或狂馳怒號,石亂水激,雪浪翻飛,或旋渦漫捲,飛瀑轟鳴,霧氣空蒙,構成世上罕見的山水奇觀』。
下午我倆沿旅舍旁的小路,從「張老師的家」旁邊山路走下,慢慢走到中虎跳石去,河水喘急,衝擊著在河中的巨石,引致浪花四濺,氣勢磅礡。回程時有小路及天梯兩路,我竟然選擇了攀爬天梯,結果令自己死去活來,受驚一場,真的自討苦吃。話說天梯其實也只不過二十多級,但卻是垂直的懸掛在崖壁邊,四周沒任何扶手,只要一不小心,手抓不著鐵梯,整個人便會人仰馬翻的直墜谷底深淵。對於有點畏高症的我,簡直是高難度的挑戰。但事到如今已走頭無路,回頭走小路可趕不及日落前返回公路去。在別無選擇之下,我只好咬緊牙根,雙眼一直釘著前面的石壁,不敢向下望,也不敢向上看,總之就是用盡了雙手的氣力,緊緊的抓著鐵梯,一步一驚心的用力向上爬,心想趕快的向上爬,但雙腳就是酸軟無力,幾經辛苦最後才成功爬到了梯頂,但人就整個的虛脫了,雙手也不停的在發抖。詢問同伴的情況,她卻輕描淡寫的表示一點難度也沒有,心裡就是想著向上爬,於是便輕快的扶著鐵梯,一步一步的爬上去,很快便到達了梯頂,還笑我過於緊張。今次的經驗再次提醒自己,人人有別,凡事要有自知之名,量力而為才不致因一時衝動與無知,而負上沉重的代價。
從「天梯」爬上來後,經過公路大橋,很快便返回中峽旅店。虎跳峽谷天下險,但“險”中卻蘊藏著一種美,一種攝人心弦的壯美,所以才會吸引到這麼多的國內外遊客到此尋幽探秘,大家真的要來走一趟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