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這十年,我完全離開了職場,除了間中為生活而做點兼職,賺點外快幫補家用外,其他的時間什麼都沒做,每天只是就此活著。………嚴格來說,這十年來其實我做了很多的事,但如果是指實質的成就,那又好像真的什麼也沒做過。十年來我一邊享受著內在的平淡,但另一邊卻又反覆地有過點點的不安,不時反問自己:當初是否太早退下來?
現代人為何總是不能心安理得的停下來?我們都得了必須努力的病,我們從小便被灌輸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是不好的事,休息因而成了奢望,而沒成就更是人生一大遺憾,甚至還帶點罪惡感。但其實我們每個人,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社會裡打滾了數十年的中年人,大家都應該擁有“活在當下”,什麼都不做,完全徹底休息的權利。因為不停下來就絕對無法聆聽自我內在的聲音,也唯有從「不前進就無法幸福」的焦慮中脫身,我們才能從新發現自己的真實需要,也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找回屬於自己的人生。
要做到真正休息,其實一點也不容易,當中需要大家敞開心胸和放下自我,迫自己鼓起勇氣,除去憂慮,義無反顧的跳進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中。但大家不用過於擔心,怎麼樣天都不會塌下來,世界依然照常運作!大家就由乞天開始,試著向前走一步,然後滿心自信的對自己說:還不錯,這樣很好!那就夠了。
結束虎跳峽三天徒步旅程,旅舍老闆娘替我們湊合了六位散客,一起“併車”下山回到橋頭鎮去。從橋頭鎮到香格里拉(中甸)只需三個小時車程,道路也修築得很不錯,沿途風景也很美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鄰座那位乘客的腦筋好像有點怪怪的,沿途不斷的向我提問,又拿著相機不斷對著窗外拍攝,同時卻又不斷的更換相機電池,我懷疑他的相機根本沒放底片。幸好,他的古怪行徑也止於此,而我也總算能平安到埗。
迪慶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地處滇、藏、川三省(區)交界處,雲貴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帶、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的核心區,是雲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亦是傳說中的香格里拉所在地。首府中甸的發展則相當驚人,這個被吹噓得有點過了頭的城市,跟其他在西部大開發政策推動下的城市沒差別,原本只有兩條街的縣城,現在已變成了一個繁華熱鬧的城鎮,城市化的味道也相當重,雖然仍不至於到處是高樓大廈,但新開發出來的城區,全是一式一樣的5層高藏式樓房,失去了原有民族的特色。傳說中香格里拉的那份味道,在這裡根本嗅不出來,或者只有當大家願意走出城區,走到遙遠的山區、走到偏遠的鄉鎮、走到遼闊的草原上;又或者像我們一樣,幾天都躲在古城“獨克宗”裡,那你或許才能發現香格里拉那份原始而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情,這裡正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苦苦尋找那位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失去的地平線》一書中所描繪的“世外桃園”。
到埗第一天,由於人生路不熟,我們決定先投宿在青年旅舍中,但那裡的環境著實過於簡陋,房間沒衛生間,洗澡用公共浴室,晚上去洗手間要摸黑前行,早上洗面在露天地方,也沒熱水供應。總之一切都非常不便,但“普間”一晚仍要¥50,第二天我們便在離古城不遠處,找到了一間設備較新的賓館,標間一晚才¥70,非但有獨立衛生間,24小時熱水供應,室內空間寬趟,光線充足,還有向街景觀,更提供免費寬帶上網。因此,我們在那裡一住便是三天,每天就到古城閒逛,累了便回賓館撰寫網誌和休息。其實,在國內入住青年旅舍,無論質素與價錢,也不一定會比個體戶開的好,加上還有很多是冒牌的,所以我們一般都只會在到埗的第一天入住,放下沉重的背包後,便會再在街上慢慢尋覓挑選,這樣也不難給我們找到設備既新,價格又便宜的賓館。
留在古城這幾天,我們參觀了“紅軍紀念館”、“迪慶民族文化館”、全球最大轉經輪等,還有的就是在賓館裡洗衣服,到新華書店找資料,到客運站購買下一程的車票,到郵局去寄信等等,其餘的時間就是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裡穿梭閒逛。“獨克宗”古城雖然也帶點商業味,但對比於麗江古城,這裡的古鎮味道較濃,遊客也少一些,不像麗江古城般,四處都擠滿遊人,而走在城內的石板路上,你會感受到一份悠閒、優雅的氣息。
旅遊書介紹香格里拉如何美麗吸引,但由於很多景點都遠離縣城,往往都要包車前往,加上現時絕大部份景區也要徵收門票,動不動就要¥80至¥100,有些甚至¥150,正所謂:「少數怕長計」,所以除非景點很吸引,否則一般我們也不會前往。況且很多景區的發展配套不足,也欠缺完善規劃與管理,結果大家付了昂貴門票,但質素卻沒保證,去了反而換來一肚子的怨氣,倒不如不去的好。有時自己在城鎮上簡單的四處走走,到當地人常到的飯館、街市及商場看看,反而可以直接體驗藏民的生活,比付錢遊覽那些經刻意改造包裝的景區來得更有意義。當然,有些很有價值,非去不可的景點,縱使花費高一點,也是要“到此一遊”的。隨著國內生活指數的不斷提升,無論交通費以至景區門票等都提高了不少,自己前往參觀所需的費用加起來也不少。所以現在每到一處,我們都會考慮參加當地的一些短線旅行團,一來可解決要自己安排交通的麻煩,二來也可以減省不少的門票支出。當然「針無兩頭利」,想省錢便要多付點代價,但跟團出遊總沒那麼自由,還要看你是否選對了旅行社,否則非但看不到要看的,反而更要讓你破財,浪費時間。總之仍是那一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那就大家自決了,也祝大家好運。
回說獨克宗古城,千百年來,這裡既有過兵戎相爭的硝煙,又有過“茶馬互市”的喧嘩。據說獨克宗古城是按照佛經中香巴拉理想國建成的,有著1300餘年歷史。在藏文資料中,香巴拉是一個隱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國,國中居民不執、不迷、無欲,居民富足和樂,喜歡遵循智慧生活,而歷代神聖國王,更為未來的世界保存了良知與文明的有生力量。可惜香巴拉不是普通人可以隨意抵達的,要想進入香巴拉,大家須作精神修行
,而一旦進入了,就會看到四周有雙重雪山圍繞,如同八瓣蓮花。
古城依山勢而建,路面起伏不平,城內打掃得很乾淨,走在青石板上,濃鬱的藏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古城保存了完整的大型藏族古民居群落,石砌的房屋外髹著一層白粉,白天看起來,處處燦爛如陽光;夜幕一垂,房屋又皎潔得好似披上了浪漫的月光,因此,古城又名“白色石頭城”。臨街藏式民房現在多已開發成鋪面,經營著各種藏族工藝品、手工織品和藏區土特產,而穿著民族服裝的卓瑪則在店鋪門口,一邊織著氆氌,一邊招呼來往的遊客。街道上隨處可以碰到外國遊人,雖然相互陌生,但見面時總會報以友好的微笑。四方街是一處由幾條街道交匯而成的廣場,每到黃昏人們便聚集到這裡跳鍋莊舞,一直持續到晚上9時許,是整個古城最為熱鬧的地方。
在古城的最後一個晚上,適逢中秋佳節,我們特意到城中的一家川菜館吃晚飯,那天人客好像比平日多了一點,也熱鬧一點。由於前兩天下午我們也曾到過館內進餐,所以老闆娘和廚師也特別出來跟我們打招呼,見我們特別喜愛吃他弄的回鍋肉,廚師很是開心,還特別的給我們增添了份量,臨別時更特意請我們吃麗江月餅,說是大家都是異鄉人。我們其實已吃得非常飽,實在也沒法再多吃一點了,但盛情難卻,我們還是拿著每人分得的一角月餅,一邊欣賞月色,一邊慢步返回賓館去,在遠處雪山的映襯下,加上明月高掛,古城更顯得悠然而寧靜,難怪古城又被稱為
“月光之城”。
平時在香港生活繁忙急促,中秋節這類的節日其實也很少刻意安排如何渡過,但當人在異地時,便會特別想念親人,想念家鄉,想了朋友,而這類的節日,在這個富有詩意的地方,也來得別有意義。
後記:
2014年1月11日淩晨1時27分,古城如意客棧發生火災,火乘風勢蔓延,紅紅烈火燒燬房屋242戶,部分文物、唐卡等佛教文化藝術品亦被波及,損失慘重。經過九個多小時的緊張撲救,大火被全面撲滅,但火災後的古城滿目瘡痍,千年古城,就此毀於一炬,而歷史遺跡,亦再難複製,真的讓人扼腕嘆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