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最近在看韓冰寫的一本書“寂寞是一種修行”,書中作者指出:『孤獨、寂寞是成者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當人們耐得住寂寞的考驗,就意味著他們將在寂寞中開始修身養性,逐步完成成長的蛻變,修煉出一種平和的心境,達到“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的可貴範。也只有能夠享受寂寞,耐得住寂寞,正確對待寂寞的人,才能真正成就大業。』
寂寞並不可怕,大家就由今天開始,嘗試從繁忙緊張的生活中,盡量多花一點的時間讓自己獨處,學習讓自己的心靜下來。這樣,我們那長期被壓抑的靈魂才能得以復活,也只有從寂靜獨處中,大家才能更清晰的看見自己,並尋得人生的大智慧。
在縣城中甸住了數天,因要趕在“三天一通”的修路政策當日離開,所以縱使天氣非常不穩定,我們還是冒著山體滑坡、道路塌坊、遇上流石泥等風險,決定繼續行程,朝香格里拉的腹地進發。由於沿線道路都在維修,加上前幾天都下著大雨,施工中的道路完全變成了泥漿路,汽車在泥濘處處的工地上行進,完全是寸步難移,我們所乘的大客車,由於車身較重,車輪便一度陷進泥濘中,前後動彈不得,結果司機要取出防雪、防滑鐵鍊,先將車輪固定,然後不停的踏著油門,經多次的嘗試,才能將客車慢慢駛離下陷的路面,令原本約4個小時的車程,最終還是要花上8小時才能到達終點站。沿途的路面由於被完全的翻了起來,而且山高路窄,迎面又不時駛來10-20噸重的大貨車,大家在被翻得崎嶇不平的爛泥路上爭相前行,場面驚險百出,只要大家一不小心,或是互不忍讓,汽車便會掉下4000米深的山崖下。有時大家真的不能不佩服國內的司機朋友們,他們駕駛技術簡直稱得上“出神入化”,所以我們應該相信,在國內乘車,安全程度肯定不比其他地方差!
從中甸至德欽,我們經歷由海拔3000米下降到海拔2000米,之後又回到3400米的驚險旅程,沿途地質地貌和生物多樣性的美景奇觀,真的讓人目不暇接。由於早上大雨延誤了行程,我們在中途站
“奔子欄”,只能匆匆吃過午飯,景點也沒有機會看一眼,便又要繼續趕路,。在8個多小時的行進中,我們有如坐 “過山車”般,整個人被搖晃得魂飛魄散,五臟六腑不全,幸好最終還是平安到達德欽縣城升平鎮。很多遊客都會在到埗後隨即轉車到“飛來寺”去投宿,據說那裡早晨可以從房間直接觀賞到梅裡雪山的英姿,但我們反而比較喜歡待在小鎮上,這樣才能更全面而直接的去瞭解當地人的生活,至於自然風光,可稍後慢慢再看。
德欽是雲南省最高海拔的縣城,位處雲南省西北部橫斷山脈地段,漢譯為“極樂太平”,總面積7273平方公里,但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卻只有8人,這裡是珍貴稀有動植物的天堂,亦是滇金絲猴的故鄉。我們在主街道上走了一圈,但因為縣城的發展還很落後,加上藏民的生活文化一般都較隨便及髒亂,所以實在很難找到一間環境可以接受得來的賓館投宿。經一輪奔走,最後在一條下山路的後巷不顯眼處,無意間給我們發現了一間開業不足一年的客棧。¥80一晚的標間,在德欽這樣偏遠的城鎮,雖然價錢算是貴了一點,但據老闆娘表示,到“十、一長假期”還要再漲價呢!
在縣城東北方10公里的梅裡雪山,被譽為“世界最美的山”,這裡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3座,故又稱為“太子十三蜂”。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俗稱“雪山之神”,其高聳挺拔以及在宗教上崇高而神聖的地位,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旅遊者和登山者蜂擁而至。然而,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的歷次大規模登山活動中,大家卻無不以失敗告終。因此,梅裡雪山至今還是處女峰,迄今仍無人成功登頂。不過,發生在1990年的一次登山意外,就足已令人感到極大的遺憾。
在藏文經卷中,梅裡雪山的13座高峰,均被奉為「修行於太子宮殿的神仙」,特別是主峰卡瓦格博,更被尊奉為「藏地八大神山之首」,自古以來深受藏民崇敬。而1987年,一隊中日聯合登山隊進入神山腳下,就引起當地人極大爭議,由於卡瓦格博在習俗上和宗教上的神聖地位,當地居民激烈反對任何攀登行動,雖然幾經協商,但在一片爭議中,攀登行動最終還是於1990年展開。可惜這支聯合登山隊未登上卡瓦格博之前就遇上了雪崩,十七位登山隊成員全部遇難。這正好印證了藏民一直堅持的信念與擔憂:卡瓦格博峰是他們保護神的居住地,人類一旦登上峰頂,神便會離他們而去,而缺少了神的庇佑,災難將會降臨。遇難者的遺體最終要等到十年後能才能尋回,而把遺體送回山下的,正是冰川的力量,透過冰川的山體活動,這條「運輸帶」就把遺體及遺物,甚至整個睡袋送到山下。
由於大部份的遊客都去了“飛來寺”投宿,因此我們第二天在街上找不到人一起“併車”往梅裡雪山去,最後只好多花一點的金錢,自己包一部小客車前往。我們跟藏族司機洽談好價錢,¥250包他的車,先把我們載送到明永村,待我們徒步走完冰川下來後,再把我們送到西當村山口,從那裡我們便可以自行徒步進入雨崩村了。
我們在明永村付過進山門票後(進山費¥78,另額外購買¥5的保險費),便開始徒步上山,走的全是馬道,路面舖滿碎石及馬糞,一個不留神便容易“中招”,但要是你連續不斷的走上多個小時,當身體開始疲累不堪,再加上前無去路的情況下,踏在馬糞上行走,其實也沒甚麼好稀奇與值得顧忌的了,最重要還是能盡快走上冰川去。上冰川其實也可以租用藏民的騾子騎上去,但藏民相信這是座神山,上冰川朝聖必須步行上去以示誠心,所以除非真的體力支持不來,否則還是建議大家入鄉隨俗比較好。其實徒步大約也只需要走一個半小時,便能到達觀看冰川和梅里雪山的第一個地點─太子廟。太子廟雖然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寺廟,但卻香火鼎盛,有很多來轉山的藏人,都會先到廟內上香和在戶外張掛祈福經幡,待轉經朝拜後,便會徒步攀爬聖潔的冰川,因為大家都視此為吉祥徵兆。而我們則從寺廟左邊的小路直往觀景台去,走不遠就開始是用鐵架木板搭成的棧道,在棧道的末端有一處很廣寬的平臺,站在其上可以仔細觀看卡瓦格博峰的雄姿和近距離感受冰川的壯觀景況。回程時在太子廟右邊小路繼續走大約1個小時,便會到達蓮花寺,來這裡的人相對較少,但原來這裡才是看卡瓦格博峰的絕佳之地。
明永冰川是卡瓦格博峰下其中一條長長的冰川,全長11.7公里,是世界稀有低海拔現代冰川。由於它所處雪線低,氣溫高,消融快,靠降水而生存,因而它的運動速度也較快。據說到冬天,它的冰舌可以從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到海拔2800米的亞熱帶原始森林中,遠看真的有如一條銀鱗玉甲的游龍,從高高的雪峰一直延伸到山下,直撲瀾滄江邊,離瀾滄江面僅800多米。加上在遠古時代,喜馬拉雅山地質活動中形成的無數崇山峻嶺,使這塊聖潔之地成為一片奇妙無比的風景線。可惜由於全球氣候轉變,溫室效應令冰川後退了五、六百米,而且顏色也沒以往的晶瑩剔透。現今的明永冰川已沒以往般的壯觀。我建議大家還是不值得這麼的辛苦,來回徒步5個多小時,就只為來看看灰黑一片的冰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