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成都交通飯店




楔子:科技發達,究竟是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充實了人生的內容,還是令大家的生命變得更空洞?這倒是個值得好好思索的議題。

回說入住的交通飯店,飯店大概只屬二星級,但設備與整潔情況卻相當不錯。¥30一個床位,持青年旅舍會員証還可減收¥5,房間有空調,公共獨立淋浴間,冷熱水二十四小時供應,樓層更設有電梯,不用背著重重的背包徒步上樓。位置又鄰近客運站,飯店旁還設有中、西式餐廳,更可以上網,有這麼多的好處,所以每次到訪成都,我都會入住它,就好像回家一樣,總有份親切溫暖的感覺。旅行在外,總希望能有一些熟悉的事物作依靠,無論是住過的賓館、相熟的朋友、還是熟習了的行事方式,這樣可以為未知的行程帶來一點的安心。但有時太多已知的事物,卻又令旅程顯得沒有挑戰感和新鮮感,人就是如此矛盾的動物!

飯店內有間常駐的旅行社,除代旅客辦理各種交通車票外,亦會舉辦一些四川省內,以至西藏的旅行團,有懂英語的導遊隨行。大家到步後,如被機場門口的「拉客仔」嚇怕了,或是想輕鬆一點,由專人代勞安排行程,大可比較一下價錢,通常都是今天報團明天便可出發。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外」,由於言語不通,較喜歡參加這類的旅行團。但若你自問年青力壯,還是建議你讓自己闖一闖的好!反正多一點的事前準備,多一點的與同路人談談就行了。當然,大家亦可相約三五同行,請旅行社代為安排交通及住宿,其他則由自己來計劃安排,這亦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在國內旅行,交通的安排比較緊張,有旅行社代勞,可以令你的旅途舒服一點,對時間的掌握亦會較好一點,但缺點是你將失去一個完全融入當地民生的機會。試想想,在公車上與一般老百姓擠上十多二十小時的車程,大家同睡同吃同上廁,那是何等的地道感覺!

回想九十年代初入住時,當時飯店旁還建有一處不太起眼的小花園,每當出外遊覽回來,總愛坐在那裡,一邊啜飲可樂,一邊與同伴閒聊。那時在國內旅行,交通非常不便,坐的車子一般也很爛,道路又起伏不平。一兩天的行程回來後,整個人好像給弄散了似的。因此,每次下車後,總會先到花園裡坐坐,歇歇腳,定定神,然後才回房間梳洗。有時遇上身體疲倦或不適,不想四處跑,也會選擇走到小花園去坐坐寫日誌,以陽光微風相伴,總比困在細小黑暗的房間來得自然舒暢。可惜飯店在重新裝修後,小花園被拆掉了,現在想在飯店找個地方坐坐,也只能侷促的坐在大堂電梯旁,一張只能容納二至三人的細小梳化椅上。以前入住的背包客,總愛在一天行程完畢後,相約三五同行,在小花園裡圍桌而坐,邊喝汽水邊看書,又或是高談闊論;又或是細說旅程心得;當然也有獨個兒坐在一旁撰寫旅程日記。總之大家就是各適其適,任由旅途上的時光隨意消逝,懶洋洋的享受交流之樂。但近年來情況轉變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化,大家開始喜歡獨個兒埋首於飯店的收費電腦中,較多人將時間放在瀏覽網頁,回覆電郵,甚至透過互聯網尋找資料等等的工作上。以往一群人熱熱鬧鬧的拿著厚重的旅行指南,一邊看,一邊做筆記;又或是大家聚首一堂,互相交流分享旅行經驗與心得的情景,近年已逐步少見。科技發達,究竟是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充實了人生的內容,還是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疏離,令大家的生命變得更空洞?這倒是個值得好好思索的議題。

記得以前大門的入口旁還建有一所小小的理髮店,洗剪吹才¥15,師傅還給你剪足一個多小時,相對於香港的$78,用不到三十分鐘,國內師傅的服務質素就有較高的水準了。當然,如果大家要求不高,同時希望體驗一下當地人的生活,當時飯店旁的橫街處好像還有另一家理髮店,洗剪吹才¥4,有膽量的不防一試,反正在外地旅行,認識的朋友不多,就是給你剪了個怪模怪樣的,也沒甚麼大不了。

此外小花園旁還設有一間中餐廳,提供免費的中、西式自助早餐供入住者享用。中式自助餐是米飯、饅頭,而西式早餐則主要是用來招呼那些吃不慣中國菜的老外,吃的是雞蛋香腸麥片等,以香港的標準作比較,質素其實只是一般而已,但當時卻是吃得津津有味呢!不過隨著改革開放,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這些地方現在已改建成一間高檔的收費寬帶上網餐廳了!可能飯店就是有見花園已人去留空,而旅人對服務的質素要求也不斷的提高,倒不如把那些已「不合時宜」的建築改建其他用途,更具成本效益。

雖然隨著年月的增長,成都交通飯店已大大的不同於前,但在我心目中,它仍然是我的至愛,也是我多次旅居四川的回憶所在。更重要的是,雖然它無金碧輝煌的大堂,也沒有豪華與高級的設備,但它總是能夠為旅人提供一種舒適、整潔、悠閒的感受。經過一天疲累的旅程,你總會在當中找到一份回到家中的安詳感覺。

對於喜歡獨來獨往,寧靜自然的背包一族而言,成都交通飯店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