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乘卧舖火車往桂林




清晨的桂林火車月台

今年2015年,我已55歲了,離開職場不務正已十年,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110歲的壽命,但假如真的能活到110歲,那麼我今年便是第三次踏入中年了。為了肯定自己過去十年來,為自己的中年人生而開展的各項工作與夢想,我決定重新整理第二次生命重整之旅的日誌,並將它們於個人的部落格“高山築夢”中分期發表,大家如想一看我們這一段旅程的所見所聞,歡迎大家繼續追蹤我的部落格或訂閱當中的文章。

2006年第一次生命重整之旅結束回來後,我們又過了忙碌而充實的五年,人在都市生活,總免不了被迫跟著急速的城市步伐走!但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仍不忘反思生活,尋夢與築夢。2010年經過近兩年來香港與台灣兩地走的經驗,我們又有了新的夢想,決定開展第二次的生活重整之旅,計劃利用半年的時間,再到中國走一圈,除了把上一次旅程中未走完的西部地區走完它外,亦打算在每個地方停留小住一段時間,好好的去了解和體驗當地的不同文化與生活方式。

有人說中年是一個責任與束縛的時期,也是一個不求理想,但求安穩的年代。同時,中年也是人進入老年的前哨站,大家要開始將生活步伐減緩,調整身心,以更好的心情來適應老年期的心理與身理狀態。但我們卻愛說,中年是人生重新起步的階段,我們在年青時為自己武裝了一定的力量,也為了滿足其他人的所想所求,付出了不少的精力與時間。到了中年,也正是讓自己大展拳腳,追求理想,做自己所愛所想的事的時候了。個人相信,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每個人都有其重整生活的需要。只是,對每一天都為生活而忙,耗盡了時間但卻忘了生活的城市人而言,這可卻是昂貴的消費。但我們認為,這卻是為自己健康成長,對自己好一點的必然開支。
 
30/8/2010()我們正式起程,雖然說「不務正業」已多年,生活的包袱其實已比很多的人少,但要決定再次離開香港半年,才發現原來這多年來仍一直有很多的工作與責任纏身,要將它們一一的放下,其實也真的需要一段的時間。最終出發日期還是延後了一周,但總算是將需要安頓的安頓好了才離去。

我們乘17:51從深圳始發的T38列車,朝中國的西南部出發,首站目的地是廣西的桂林。我們賣的硬卧床位在列車的最後一節車廂的最後兩個位置,剛好睡在負責的“運輸車長”身旁,他的對講機整晚響過不停,真的要了我們的命!情況一直持續到深夜,直到列車轉換方向,我們睡的車廂變成了首列,那位“運輸車長”才離去,大家這時才得以好好的睡上一覺。

我還是比較喜歡睡中舖
談到中國的硬臥列車,一般都是三層床設計,分為上,中,下三層,按車型的不同,又分為半封閉式和全開放式兩種,區別在於半封閉式硬臥在臥鋪靠近通道的一側設有半邊圍板遮蔽,將床與通道分隔開,相當於半個軟臥車的佈局;至於開放式硬臥,則不設圍板遮隔,比較受路過的乘客騷擾,所以晚上睡覺時,頭的方向必須靠到另一邊,但這樣的設計勝在景觀開揚,躺在床上就能很悠閒的欣賞到窗外景色。而根據不同層數的臥鋪,特點也不一樣。上鋪票價最平,距離地面也較遠,上下需要攀趴床梯,好處是遠離通道,打擾較少,財物的保安性較高,而壞處則是因與車頂的距離近,身子無法坐起來,同時假若搭乘的是非空調列車,中午時車頂比較悶熱,而晚上睡覺時則被車頂的電風扇正面吹著,很是不舒服,醒來時也較容易患上感冒;至於下鋪的票價是三者中最貴,好處是來去自由,活動空間大,出入比較方便,也不用跟其他的乘客爭奪在通道上的有限座位,但缺點是要全時間忍受著其他乘客的不請自來,大家總是喜歡在你的床邊坐下來,還興奮地與周遭的乘客高談闊論,當你想來過午睡或靜靜躺下看書時,那份熱烘烘的親密感就著實是太過打擾了。此外睡下層還得加倍小心保管個人的財物,以免被人順手牽羊。個人比較喜歡中層,雖然上下床時會有點麻煩,需要很小心不致意外地踏到下層的乘客,同時若想好好的坐下來吃點東西或不想長時間躺著的話,便要跟其他的乘客爭奪通道上的小量座椅,但好處勝在有種自成一角的感覺,財物的保管也較容易。假如結伴同行,中下層各買一張,那就是絕配了。

狹窄的通道
每個車廂內部其實是用防火板從地面到頂部分隔開,共計11個間隔,每一個間隔由相對的2組三層床組成,合共6個床鋪。因此,一節硬臥車廂總共便有66個床位,而每組間隔的中間靠窗處,則有一個不是很大的小型桌子,供乘客擺放小型物品用。大家總是一上車便趕快的把所有的隨身乾糧與零食,通通放到小枱上去,令小枱看上去琳琅满目,一時間成了個小小的移動超市。而在床鋪末端,面向通道的位置,則設有供旅客攀趴的梯子,方便中層及頂層的乘客上落。而在床舖對開的通道上方,則設有一排堅固的行李架,可放置大型行李或貨物,而在下方狹窄的通道靠窗旁,則是兩組的折疊凳子,供旅客休息,吃東西和看風景之用,用時才把它放下來,當站起離座時,凳子會自動收起,以騰出空間,避免阻擋通道。個人經驗認為,如果有6 人同行,把整個間隔包下來,那整段行程一定會是一次賞心悅目的旅程。

列車的窗戶兩側掛有窗簾。在臥鋪的床邊,標有臥鋪的號碼,旅客可根據車票上的編號找到自己所屬的床位。而根據列車的取暖製冷類別,硬臥車廂又大致可分為兩個類型,空調硬臥採用空調採暖與製冷方式,而非空調硬臥的採暖則靠列車兩端的爐子燃燒,通過下鋪靠近窗戶下側的供暖系統傳遞熱能,炎夏則靠車頂的旋轉電風扇降溫。

不同於硬座車廂,乘客想進入硬臥車廂,必須持有有效車票。旅客在上車的時候,乘務員會先取去乘客的車票,然後換回一個臥鋪牌子,到站時,乘務員會到旅客的鋪位取回牌子,並交回車票給乘客,以確保床位沒被其他人佔用,同時也發揮提醒乘客下車的作用。但話雖如此,很多時硬座的乘客因為硬座車廂過於擠迫,找不到可容身的地方,當列車開行後,便會偷偷地跑到硬臥車廂來踫踫運氣,不過大家也只能待上一會,因為乘務員畢時會來回巡查,違規乘客一經被發現,便會即時被趕回硬座車廂去。列車其實還有軟卧車廂,每個房間只有上下共四張床,加厚床褥,而且佈置舒適豪華,空間較寬敞,私隱度也較高,票價也貴不了太多,但缺點卻是獨立房間,整個行程都躲在被隔絕了的車廂房間裡,脫離了群眾,少了與當地人直接交流與接觸的機會,完全失去深度旅行的意義,所以我們一般出遊,仍然比較喜歡搭乘硬臥列車。

旅舍的歐陸式花園
列車31/8() 7:30AM平安到達桂林火車站,下車時我們才發現整個15號的車廂就只剩下我們兩人和其餘的兩位乘客。離開火車站後,在馬路旁順利乘上途經我們打算入住旅舍的10號公車,下車後也很順利地找到旅舍並安頓下來。在旅舍投宿的大部份都是外國人,旅遊的氣氛很濃,而旅舍的附設酒吧與園林環境也相當不錯,唯獨沐浴的地方比較少,淋浴間的數量也不多,人多時便不敷應用,但整體而言還算是可以。

安頓好後便先往街上去吃早點(¥2.5)。由於昨晚在火車上睡得不太好,所以早餐後便決定先返回旅舍補眠,也順道讓自己調整一下身心,好應付即將開展長達半年的另一段“中國走一圈”的旅程。中午一覺醒來,我們持著旅舍送贈的VIP 咭到鄰近的“夢露影城”看了一套3D電影─最後的風之子,會員優惠價才¥15,真超值,入場前還在商場內吃了一頓豐富的午餐,盡用VIP咭的優惠。而晚上更跑到桂林的夜市去閒逛了一會。

第二天我們仍待在桂林市,桂林地處嶺南要塞,早在南宋王正功的詩作裏,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歷史定位;1985年,更在『中國十大風景名勝』評比的活動中,名列第二,僅次於萬里長城! 我們原先計劃到七星岩去參觀,但到埗後發覺門票太貴,每人要付¥70,捨不得,最終沒有進場,我們在附近逛了一會,便將原先用來購買門票的錢,到一間餐廳去品嚐桂林名菜醋血鴨。

林名菜醋血鴨
這道菜聽來雖然頗為血腥,但可是桂北一帶過時過節、請客必備的家常菜。經考證,話說某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遊,晌午選了一間農家吃飯,並挑了一隻肥壯的鴨子做菜,他覺得鴨血也可利用,便叫農家主人把鴨血倒進醋碗裡,攪拌均勻,可預防鴨血凝固。之後主人將鴨子斬件,然後用生薑、大蒜、辣椒爆炒,再加上鹽酒調味,約略收汁後,再淋上醋血,不一會兒,鴨成醬色,香氣撲鼻,味道更加鮮美,吃者連聲稱讚:『好一個醋血炒鴨!』醋血炒鴨的做法也隨之傳播開來。現在的烹調中,更多加了酸椒、酸薑、新鮮五花肉、桂林有名的三花酒、豆腐乳…等配料,吃起來滋味酸辣鮮香,令人吮指回味!“醋血鴨”真的很不錯,但吃後有點拉肚子,可能是太過油膩吧!幸好也沒大礙。

第一,二天的行程尚算輰順,看來上天也真的很支持我們這次的旅程呢!下一站將會前往龍脊梯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