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非。夢一場】~不務正業的勇氣@澳門


廿一世紀絕對是個不務正業的年代,它是一種能夠讓你喜歡上班才上班,同時依然能衣食無憂的理想境界。當中你既是老板,亦是員工。你可以完全按著自己的步伐前行,自由發揮自己的天赋。

或許有人會質疑,生活事事需財,不工作那來生活?其實,今天很多人就是因為擔心錢不夠的問題,不敢隨便放棄手上的工作,這反而把自己迫進了死胡同,不做還須做的痛苦境界。當一份工作已經成為你生理上、心理上的痛苦來源時,放棄它,或許才能讓你重生。但假如大家繼續容許“沒錢的恐懼”在心中滋長,那麼您可以擁有的選擇就只能是愈來愈少。敢於放下,你得到的可能會更多。

不務正業不等於「無業」或「不工作」。正因為「不務正業」,大家便再不用將自己獨特的靈魂與每天超過2/3的寶貴時光轉賣給別人。事實上,「不務正業」可以讓我們騰出更多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相應地能夠為自己賺取生活所需的機會也較多。今天已經有不少人親身體會過這種感受。事實在告訴我們,世上有些工作,它未必會給您很吸引的薪水,但肯定會令您每天都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生活不單單是為了賺錢,生活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應該要做的事情。既然條條路都不好走,為什麼不選一條讓自己走得開心一點的呢?所以,不要因為想保住一份固定的薪水,便讓自己受著不必要的束縛。其實,沒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生活也不見得一定會死,但肯定可以讓自己更有尊嚴與自信的活著。

所以,重點不在您現在能賺多少錢?銀行現在有多少存款?而是未來你打算將時間投放在那些地方上?「不務正業」可以說是健康人生的必經歷程,但大家必須重設(Reset)自己的思維,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這樣才能找到的自己理想與安穩的人生。

分享重點:
1.     嘉賓分享~不務正業的勇氣
2.     重新認識金錢的流向法則,減輕“沒錢的恐懼”。
3.     協助過渡不務正業的階段,增強築夢的持久力。

分享嘉賓:
陳正先生(香港綠悠生活館創辦人)
曹秋雯小姐(成都花香藝術館創辦人)
李漢昌先生(澳門文創村創辦人)

分享會詳情:
日期:9/9/2017(六)
時間:2:30PM - 5:30PM
地點:澳門水坑尾百老匯中心文創村三樓
費用:葡幣mop500 (包高山新書一冊)

分享會程序:
2:15PM 2:30PM 報到/登記/入坐
2:30PM4:00PM 嘉賓分享~不務正業的勇氣
4:00PM4:30PM 讓夢想引領您的金錢流向
4:30PM5:00PM 邁向不務正業三步曲:安、捨、得
5:00PM5:30PM 提問及簽書

報名:https://goo.gl/eHW625  
直接填寫網上報名表,之後同事會聯絡你繳費事宜!
查詢:澳門朋友可以致電853-63909726 Eva查詢。
   香港朋友可以WhatsApps 852-92662531與高山聯絡。
**所有報名需經核實,完成繳費才算成功喔!**

*收入扣除支出全數捐助IDLE 花香藝術館尼泊爾災後支援計劃。
*嗚謝文創村免費借出場地及設備。

協辦及支持單位

分享嘉賓:

自由工作者、綠悠生活館創辦人、生涯規劃諮詢師、築夢行者、資深註冊社工。年少時無心向學,喜歡四處闖蕩流浪,攀山涉水發白日夢。曾當過工廠雜工,戲院帶位,電訊傳呼員,辦公室助理,畫廊看守員等等工作。其後半工讀完成大學課程,之後長時間從事青少年教育、輔導及行政管理工作。曾任大學社工系講師,並在大專院校、中小學及社團機構擔任培訓導師。在人生最旺盛的時候決定辭掉高薪厚職,全情投入“不務正業”的行列,積極推動尋夢築夢的生活哲學,鼓勵人重整生活,看到生活理想,為生活貫注動力。

擁有多重身份,既是一位資深社工,也是「IDLE花香藝術館」(社會企業)、「生命行者」及「玩學谷」創辦人,「以人為本」為核心信念,推動「綠色生產、藝術生活、永續發展」的理念,經常應邀到學校、非牟利團體及商業機構主持講座及工作坊。她是純素主義者,擁有一顆童心和滿滿正能量,活得自在瀟脫。她覺得世界很美好,所以她看到了很多美景;她喜歡簡單,所以她的生活也簡單明了;用行走來感悟人生,她認為生命最幸福的是:「在生的時候能將幸福傳遞給別人,臨終的時候把自己快樂留給世界。


村長是「村」的負責人,在2010年開設了「村」,希望讓澳門人多一個選擇,在這裡體驗最簡單原始的快樂。村長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原本從事社工工作已有12年,主要是跟進邊緣青年的事宜,但他認為自己的職責除了引導幫助他們,還要提供更多的選擇給他們。而他開設「村」的目的是想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他一直認為澳門可以活動放鬆的地方很缺乏,活動形式比較單一,他認為通過這一概念,不只給邊緣青年一個選擇,還想給其他澳門人多一個選擇。於是他在「村」中加入很多新穎及創意的元素,他又表示或許在其他人眼中未必認可這是一個特別的創意,但「村」成立已經六年,現時的村民(會員)已經有大約六千人,受到大眾的認可,發展到現在的確給澳門提供了一個開啟新思維的做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