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豪雨的心意我們領受了,也明白沒有下雨的日子,我們便不會感受到晴天的可愛。人生其實也是如此,沒有失去的痛苦,便不會珍惜已擁有的可貴。
昨天整個晚上也下著滂沱大雨,豪雨似乎知道我們今次遠行,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才回來,因此特別顯得傷感,也就哭得特別利害。又或許它知道我們今次的目的地是大西北,那裡雨水特別少,怕我們會思鄉和懷念它,所以想多給我們下點雨作留念。豪雨的心意我們領受了,也明白沒有下雨的日子,我們便不會感受到晴天的可愛。人生其實也是如此,沒有失去的痛苦,便不會珍惜已擁有的可貴。
一早起床,大雨稍為減弱了,匆匆的梳洗過後,便對居室作最後的檢查審視,先關上所有電源、水源和門窗;然後拔除電器電源;最後為廳房作離別前最後一次的打掃。一切檢查妥當,便背上大背包,鎖上大閘離家出發去。臨行前還特地為花園的花兒、草兒澆了最後的一次水和說了聲再見,祝願他們健康成長。可惜半年後回來,除了那堅挺的蘆薈外,其他的也因缺水和沒人料理,全部都等不及我們回來便凋謝了。或者花兒們感到沒人欣賞,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義,繼續開花也沒意思,所以便結束生命,真的令人有點傷感!人不也是這樣嗎?很多人因找不著自我的定位,看不到自我的價值,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就更容易了嗎!
雖然豪雨特意來為我們送行,我們也很欣慰,但話雖如此,大雨天出門,對背包客而言,總是帶點不方便,二十公斤 重的大背包,還要特別加上防水套,自己又要穿雨衣拿雨傘,走起路來又要顧及路面濕滑,過路時又怕被汽車濺過來的水弄濕衣服,顯得份外狼狽,最後幾經艱辛,左閃右避,轉車數趟,足足花了近三小時的車程,才由東面西貢的鄉郊住所,來到西面落馬洲的邊境口岸,幸好!通關的過程還算順利,很快便辦妥出境手續,之後便又再轉車往深圳機場去。中國近年來的發展的確一日千里,十多年前曾在落馬洲出境一次,那時四周還是荒蕪一片,周邊配套設施也非常不足,但時至今日,落馬洲與皇崗,已成了進出中國的一個非常繁忙的出入境口岸,單單就接載出入境旅客的大客車與旅遊車,已是車水馬龍,穿梭不絕,而每天過境上班上學的人群更是絡繹不絕,人山人海。我們就是因人生路不熟,一時給混淆弄糊塗了,背著重重的背包過了香港的邊防關卡後,在往中國入境的通道上來來回回的不知是好,後經路人指點,才找對方向,還給人一個大鄉里出城的笑柄。自問旅行多年,出入境經驗豐富,今次真的有點「老貓燒鬚」。
步出聯檢大樓後,便即時有汽車公司的職員引領我們前往機場的大客車上就坐,客車才只得三位乘客,經廣深高速公路很快便把我們直接的送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如果你是從羅湖乘機場專線巴士來機場,下車站是在國際航班出境大樓,如果乘搭內陸機的話,便要拿著重重的行李步行約七分鐘,往隔鄰的國內航班出境大樓辦理登機手續。但我們坐的是貴一點的直通巴士,所以能直達機場的出境大樓,還可以在貴賓室稍事休息安頓。貴賓室內更提供免費茶水和上網服務,還會有專人通知你航班起飛的時間,相比起在深圳羅湖乘當地的機場巴士,不但滿車乘客,到步後還得怱忙下車自取行李和四處找航班資訊的狼狽情況,乘直通巴士就舒服多了。當然,要付的車資也自然昂貴一點,這也是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但對我們背包客而言,這些「豪華級」的消費,只能偶一而為之,可省則省,不能習慣性享用,否則便會隨時錢財散盡,流落異鄉的了。
黃田國際機場的流量,已較前頻繁多了,記得多年前也曾從深圳乘搭內陸航機往成都,那時黃田雖然已是個國際機場,但出境和入境的旅客卻是寥寥可數,加上國內建築物室內燈光總是暗暗的,走進去就像進了「死城」般,當時還誤以為機場快要倒閉呢!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今天的黃田國際機場已較前熱鬧頻繁多了,候機大堂燈火通明,人流和商店也增多了。以前想在候機大堂找點吃都非常困難,現在甚麼也可以吃到,連跨國的飲食集團如:麥當勞等也進駐了。更難得的是,這裡飛往國內其他城市的內陸機票價錢,要比從香港直飛的票價平宜三分之一甚至更低,難怪現在很多要回國內工作或旅遊的香港人,都寧願選擇多過一次的海關,到深圳機場來轉乘。雖然現在黃田國際機場的競爭力仍與香港有一段的距離,但大家卻不可輕視它的未來發展潛力,和對香港構成的競爭。
回說燈光昏暗的這種現象,其實不只在這裡出現,國內大部份的公共設施如車站、商場,甚至博物館、書店等,盡皆如此。筆者總是弄不通,究竟是觀念與習慣的不同?還是國內電力與經濟配套不足的原因?又或許這只是香港人的獨特習慣,其實卻在不斷浪費能源。若果真如此,我們在批評人家的處事方式古怪落後之前,最好還是先檢討檢討一下自己,是否我們的生活著實過於奢侈和欠缺環保意識。
由於乘機的旅客不太多,因此無需預早辦理登機手續,於是便在大堂的商店閒逛了一會,順道也把先前外賣的早餐勉強的吃掉,以減輕重量(真是自找的苦)。航班準時起飛,卻遲了約三十分鐘抵達成都。以國內的標準而言,基本上還算準時的了。下機後,便快步的跑出機場。但還未來得及定神,客車及住宿的代辦人員便已從四方八面蜂擁而上,左擁右抱地把你圍得密密實實的,個個都爭著要為你安排一切,自己突然好像成了城中的名人貴賓,經驗少一點的,也會被這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嚇呆了。但自問經驗豐富,這些「墟冚場面」早已見慣見熟的了,當然難不倒我們。稍為站穩腳步後,便四處張望尋找往市區的機場接駁巴士站,鎖定目標後便三步兩腳,速速離開那些死纏爛打的「拉客仔」。
到步守則一,切記盡量不要與那些「拉客仔」搭上,若你真的停下來與他們討價還價,通常吃虧的只會是自己。機場及火車站之類的公眾地方,品流複雜,應在到步後速速離去,要找落腳點,出了市中心才慢慢找也不遲。國內的公車服務與香港的不同,有時也很難分辨那些是公車,那些是個體戶自辦的私人汽車,公車車費由國家規定,而個體戶的小汽車則會開天殺價,大家必須擁有超水準的討價還價技倆,才不至被宰割。所以還是盡量坐公車的好。至於如何分辨,只要你在一個城市逗留長一點時間,自會分辨得到的了。
在市區民航處總站下車後,往後步行數分鐘,過河後右轉沿錦江河再直行約十五分鐘,便到達交通飯店。這裡是世界各地的「背囊友」其中的一個集散地,住宿環境不錯,價錢也算便宜,如果大家不要求有四五星級享受的話,交通飯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你還可以在這裡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旅行心得,並為早已編定好的行程作最後的修正。
安頓過後,便往隔鄰的新南門車站了解往娥眉山的交通情況,然後在錦江河邊閒逛了一會,順道感受一下成都人飲茶的地道傳統特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