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高溫42°c下入住法國東部的一間民宿,剛進門便發現房子跟相片的介紹有很大出入,眼前的景像不僅殘舊,整潔度也不理想,之後更發現空調根本無法正常運作。對於一整晚受著炎熱高溫的困擾,對於房子設備的百般不妥善,付了昂貴的租金卻得不到相應的服務,我們當刻感到權利被侵犯,利益受損,一陣被欺騙的憤怒油然而生。然而,我們不斷提醒自己,要學習盡量不發怒,不埋怨。我們努力讓自己平靜了一整天,然後帶著愛,第二天傍晚嘗試以包容的心去跟房東反映。過程中我們並沒有堅持自己的理據,也沒向對方大吵大鬧的爭取,更無意要責難傷害對方,我們只是單純想讓對方明白我們的處境與感受。
隔天大清早,房東送來全新冷氣機,我驚訝他如何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把機器弄到手,我在想他可能因著我們的(投訴),而一整晚都沒睡好,我欣賞他快速的回應態度,也很感激他大汗細汗的親自動手給我們安裝。對於自己房子設備的不妥善,他並沒有多作解釋與反駁(可能根本就不太認同我們的投訴吧!尤其是空調設備,對於一年只有很短炎熱天數的歐洲而言,沒空調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有時反而是一份樂趣,所以非什麼理所當然必要改善的問題)。然而,他還是盡力作出了相應行動,當中其實包含的是一份尊重,即使價值觀與生活文化不同,但還是會尊重客人的需要,同時也有尊嚴地去履行自己作為房東的身份。最重要的是,我們得到當下最需要,而非理所當然該有的。
習慣西方教育的現代人,大家都以公平公義等普世價值為生活的必然指導原則,凡事講求公平公正,總是視「爭取」為理所當然的合理手段,以至有時變得過度極端,鄙視了所謂的包容與中庸,一旦發現自己的利益受損,一旦對事情感到不滿,尤其是認為自己的想法不被認同時,便訴之抗爭,企圖透過給對方施加壓力,期望即時令對方就範認錯。有時更刻意標榜自己受害者的身份,以增加其他人的認同,藉此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群眾支持。而一旦成功便認定是公義的獲得伸張,即使過程中採取了暴力的手法,也會自圓其說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卻無視因此而引發的社會損耗和對其他人帶來的傷害。
世界是一個複雜體,你提出的要求,對方未必一定能完全滿足你,當中牽涉的不單純是願意不願意?有沒有良知?有沒有私心等的問題?人生在世,有時就是簡單的一句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沒有人一開始就想當壞人,有時只是無能為力,或是有更大的整體考慮與苦衷而已;有時則純粹是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差異,以至在信念上各有堅持,回應的手法也就自然各有差異。因此,你有你的要求,對方有對方的堅持,生活上大家各為其主,這本屬平常事,談不上什麼好人與壞人。而對於這種種的矛盾,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其他人的理解,只有當我們學懂尊重,並容讓不同的標準與價值並存,然後以柔和的方式,溶化對方的防衛,再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為對方提供可行的建議,好讓對方安心樂意去接受與回應你的訴求。當中需要彼此有慢下來磋商與協調的意願與耐性,同時也需要給予時間與空間來讓事情遂步疏解,這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抱持的處事態度。若然凡事選擇各走極端,急於求成,說要就要,各不退讓,甚致不惜一切的要置對方於死地,以強硬對剛烈,反而會激發更大的矛盾與紛爭,最終只能是一個同歸於盡,兩敗俱傷的方案,對雙方都沒什麼好處。
假如大家能夠平心靜氣一點,從更寬容的角度去理解事情,體諒對方,容納不同聲音意見,更重要的是,在抗爭之餘同時努力尋找讓雙方都感到舒適的化解方法。羅馬不是一天築成的,生活上的很多矛盾與分歧,都需要長時間的磨合與協商,總不能一蹴即就。只要我們願意先由自己釋出善意開始,以柔順的方式去感染對方,相信生活上很多的爭執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抗爭雖然有其實質意義與功效,透過讓自己擁有超越對方的力量,成效有時也是即時的,興奮的。然而,長遠而言,若只堅持而不退讓,抗爭而不協商,將暴力置於理性之上,利用群眾的恐慌心理去爭取支持,以致迷信強權與力量的威力,其實跟相信魔鬼的力量沒分別,最終只能是整體社會和雙方共同承受三輸的局面。個人亦終將失去原本處於道德高地的影響力與公信力。
其實,由自己先行一步,也先退一步,先將你的愛送出去,然後給予對方逐步調整與修正的空間。在過程中既堅守自己的底線,亦同時容許差異,接受對方的困難與限制,更重要的是去欣賞對方的努力,溶化對方的怒氣,化解對方的擔憂,拆解對方的防護,同時不忘給予適合對方的建議,也調控自己的情緒,不以人身攻擊等方式去挖苦,去侮辱對方,以彌補自己的情感不安,這樣才能消融對立與抗拒,減少更大的反擊。
抗爭需要給予對方思考的時間,只顧不惜一切的向前衝,不斷提升激烈的抗爭手法,然後解釋說是對方讓你走頭無路,自己是在做天經地義的正確事,你別無選擇。其實,對方何嘗不也是這樣想的呢?你這樣又是否也在逼迫對方走上絕路?令對方別無選擇呢?
抗爭過程總有差異,但想法不同卻不應被漫罵,被侮辱,被人身攻擊,也絕對不能成為以暴亦暴的理由。因為,抗爭最終的目的不是某一方的絕對勝利,也從來不是一個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抗爭是一個各取所需的交易過程,而抗爭過後就要懂得適時退下,讓雙方都能各有收獲,同時也有迥轉的機會,那才是最重要的。
牙齒雖硬, 但人生盡頭,
舌頭依然還在, 而牙齒卻已掉光。所以,
軟不一定吃虧, 硬也不見得就是好事。生活學懂「和而不同,以柔制剛」,才是長勝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