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年初,一位放棄了香港的安穩生活,千里迢迢獨個兒走到四川山區,從事扶貧助學的義工朋友來訪,席間大家交流了彼此的近況。看著這位年青朋友雀躍地暢談著在山區扶貧的種種經歷,面上顯露出來的,不是一份艱辛的勞累感,而是一份滿足的神采。這位永遠帶著笑容的朋友,總給人一種樂觀、希望,安然自在的感覺。從她身上我非但看到了她對生命的期盼,感受到她生活的富足豐盛,同時也看見了她在追尋理想的過程中,為自己和為別人所帶來的喜悅。或許就是被她這一份敢於追求夢想,甘願放下個人享樂的熱情所打動吧!在她離開時,我竟然衝動地答允了她,給她的工作捐出人民幣十萬元作支持。
就是一份的衝動,加上伴侶的一個不經意的提醒,我終於有了圓夢的動力。於是便立即坐而起行,鼓起勇氣,把拖拉了多年,一直很想做,但卻總是給自己找藉口逃避的夢想,將它落落實實的化成行動,而“天路 雲彩 川藏行”一書,就是在這情況下完稿並出版了。而我也終於實現了自己一個小小的夢想,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也成為暫時只有一部作品的“不知名”小作家。
“天路”一書的成功出版,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很多人總愛談夢想,但他們也同時愛為自己不敢面對的困難而找藉口。經驗告訴我們,尋夢需要勇氣而不是頭腦,縱使你窮盡一切可能,但卻只想不做,夢想永遠只能是空想。你如果生活在別人的眼神裡,你就會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所以不要只為了滿足別人的要求,而忘了自己的理想,又或是一再把自己的夢想不斷的延後,說著一些如:到退休後、到有錢時再說的自欺欺人謊話。人生有兩條路,一條用心走,叫做夢想,一條用腳走,叫做現實。心走得太慢,現實會蒼白,腳走得太慢,夢想不會高飛。因此,只有心、腳同行,美夢才能成真。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個說法,只要敢於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天使自會來埋單。今次我無意中成為了那位義工朋友的天使,為她送上難求的十萬大元,山區的小朋友亦因為這位義工天使和那份來自天上的善款而得以一圓求學夢。至於我,別人其實也在為我的作家夢埋單結帳呢!如果你正在讀我的書,那你也就是我的天使了。能夠以自己小小的夢,圓別人難求的夢,我想這就是生活,也就是活著的理由。而我的人生,也就在這份助人衝動和大家開始買我的書時開始,從此變得不一樣,也同時推動著我朝豐盛人生多邁出了一大步。
“天路 雲彩 川藏行” 一書出版後,為了配合籌款計劃,我們特別在台灣及香港兩地分別舉辦了多場的新書發佈會暨書籍義賣籌款分享會。很多朋友就是被我們的主題:用自己的夢圓別人的夢和以下的幾句宣傳語句吸引而來。
究竟生活可以怎樣過?
如何才能做到喜歡上班才上班?
如何能「不務正業」卻仍然衣食無憂?
重點就看我們是否按著內心的呼喚來規劃自己的人生!
出席的朋友對於我們的分享大多抱著兩個疑問:第一是我們的錢從何而來?其次是我們肯定比其他人有較好的條件和較少的限制,大家都一致的認為,沒有了這兩個先決條件,我們的夢想根本達不成,然後便基於這樣的一種假設,認定了自己沒條件像我們一樣,也藉此為自己不能夢想成真找到了開脫的理由。對於大家的質疑,我們完全能體會明白,畢竟這也是大部份現代人的自我困局。
針對這些顧慮,我們的回應是「不務正業」不等於「無業」或「不工作」。正因為「不務正業」,大家便不用再將自己的靈魂與時間轉賣給別人。「不務正業」可以讓我們騰出更多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相應地能夠為自己賺取生活所需的機會也較多。經驗告訴我們,真實的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只是我們常常把它複雜化了。只要大家能按著自然法則生活,相信「簡單富足」,「愈少愈自由」的道理,「不務正業」其實也能生活得豐盛愉快。至於後者的質疑,我們則認為這是「不能與不為」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困難,重點不在於條件與限制,而在於大家有沒有這份敢於面對自己所想所愛的勇氣而已。其實尋夢真的一點也不難,只要大家朝著自己理想的道路向前走,世界必會給你新發現。
我們一直以為,要生活富足,銀行必須擁有充裕的存款,因此我們便努力出賣靈魂去為自己換取一張張的白金提款咭。然而,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每個人自出生起便已擁有一個滿載金銀珠寶的千億大寶庫,不過它不在銀行裡,而是在我們的心裡;提取的方式也不靠提款咭,而是靠著你的夢想和你的靈魂,兩者缺一不可。假如你出賣了自己的靈魂,每天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同時又不敢做夢,你的那個寶庫也就沒有了。你敢築多少夢,便會有多少錢財來支持你,當你朝著自己的夢飛翔,你飛得越高,你的回報也將更高,而朝著這樣的方向一直走,你的人生將逐步變得豐饒。
很多人對有錢才能有夢想的想法根深蒂固,誰不知夢想才是讓自己生活富裕的原動力,夢想能讓人發揮所長,每天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大家的表現自然出色,同時也會更熱愛屬於你自己的工作。當大家成為了自己生活的主人,便不再需要為別人而活,生活也就從此變得開心愉快,最重要的是你將與自己的靈魂同在。只要願意跟著自己的靈魂一起上路,天使自會好好的照顧著你。所以請緊記與你的靈魂同行,不要只顧向前跑,卻把靈魂拋在背後。
在分享會上聽多了大家對我們的質問,更令我們堅信要盡快撰寫另一部新書 ─“糠粑與大盤雞 ─ 從匱乏走向豐饒”。它可說是“天路”一書的延續。講述的是我和伴侶,經歷了兩個多月川藏公路的旅程,在拉薩稍事休息過後,繼續向西走,走在萬天風雪,寸土不生的阿里無人區,走向神山崗仁波齊,走向古格王國,走向獅泉河,然後踏上全球海拔最高的新藏公路,一直走到色彩艷麗,物資豐富的中國邊陲新彊去的所見所聞,也在面對這兩大強烈對比的環境時,對匱乏與豐饒的感悟與迷思。藏民給我們的印象是生活艱苦但卻生活安然,而新彊人則是物資豐盛但憂心忡忡。究竟為何會有如此的分別,相信這與我們對貧窮與富足這兩大概念的認知與理解不同有關。
新書現正撰寫中,預期二零一三年年底出版,敬請密切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